不同类型的公司的在注册设立时,所需注册投入的资金是不同的,就像有限公司和股份制公司、集团公司它们所投入的资金是不同的,性质当然也是不一样的,那么公司注册资金多少到底有什么区别呢?注册资金多少代表着什么呢?下面我们就跟随我们中亿创联的资深工商顾问一起来了解一下。
注册资金是国家授予企业法人经营管理的财产或者企业法人自有财产的数额体现。
1、概述
注册资金是国家授予企业法人经营管理的财产或者企业法人自有财产的数额体现。注册资金是企业实有资产的总和;注册资金随时有资金的增加或减少,即当企业实有资金比注册资金增加或减少20%以上时,要进行变更登记。注册资金就是企业全部财产的货币表现,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质基础,是登记主管机关核定经营范围和方式的主要依据。
2、区别
1)注册资金所反映的是企业经营管理权;注册资本则反映的是公司法人财产权,所有的股东投入的资本一律不得抽回,由公司行使财产权。
2)注册资金是企业实有资产的总和,注册资本是出资人实缴的出资额的总和。
3)注册资金随实有资金的增减而增减,即当企业实有资金比注册资金增加或减少20%以上时,要进行变更登记。而注册资本非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增减。
3、新规
2013 年10月25日国家部署推进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此次会议改革内容为“明确了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取消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3万元、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1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500万元的限制”注册资本放宽更多的是一种导向,表明立法的态度:任何人都有创业的资格。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副院长赵旭东对中新网财经频道表示,新政“放宽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使创业者不用再在验资上花费太多时间精力,“给经营者提供了很大的便利,降低了经营成本,特别是对虚拟交易和从事流动性经营活动的经营者来说受益匪浅”。允许“认缴而不是实缴”的规定也会使公司资本变得更加灵活,更有弹性。
赵旭东认为,降低注册资本登记门槛不会导致过度投机活动。对国民经济来说,它更多的是一种导向,表明立法的态度,即社会上任何人都有创业的资格。
4、新公司法注册资金规定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28日决定,对《公司法》作出修改,并自2014年3月1日起施行。
明细来看,本次公司法修改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首先,将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也就是,除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决定对公司注册资本实缴有另行规定的以外,取消了关于公司股东(发起人)应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缴足出资,投资公司在五年内缴足出资的规定;取消了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应一次足额缴纳出资的规定。转而采取公司股东(发起人)自主约定认缴出资额、出资方式、出资期限等,并记载于公司章程的方式。
其次,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除对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有另行规定的以外,取消了有限责任公司、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分别应达3万元、10万元、500万元的限制;不再限制公司设立时股东(发起人)的首次出资比例以及货币出资比例。
第三,简化登记事项和登记文件。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认缴出资额、公司实收资本不再作为登记事项。公司登记时,不需要提交验资报告。
5、规定
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3万元。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0万元,且股东应当一次缴足出资额。
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500万元。
2006年新公司法修改后取消了按照公司经营内容区分最低注册资本额的规定,将有限责任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从10万―50万元统一降至3万元,将股份有限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从原来的1000万元降至500万元。同时,由于各种原因,虽然最终没有采纳授权资本制,但却允许两种公司的资本都可以分期缴纳,而不必一次性缴足,只是要求全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0%,而其余部分必须在两年内缴足,其中投资公司可以在5年内缴足。
出资比例结构方面,一是将工业产权扩大到整个知识产权,二是取消了无形财产出资比例的限制,而只是规定货币出资的金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30%,更为重要的修改是根本改变了对股东出资的立法方式,以一个富有弹性的抽象标准“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取代了原来机械、固化的全面列举式的规定,不仅实质性地扩大了股东出资的范围,而且充分地利用各种投资资源和社会财富,最大限度地满足股东和公司的投资需求。